地方大学领域性学科建设:内涵、路径与模式

2014年05月09日 00:00   点击:[]

  本文所称“地方大学”,是指以省级政府管理为主或省市共建体制下的地方本科院校;按照联合国《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和潘懋元先生的三分法理论,这类院校的主体是介于研究型大学(5A1)和职业型院校(5B)之间的第二类型的应用型本科院校(5A2)。这类院校发展的关键问题是,遵循自身特色发展和与社会协同发展的客观规律,跳出传统学术性学科建设思路,其学科建设应着重瞄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重大战略领域,聚焦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任务的领域性学科建设,探索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的“中国特色”应用型高等教育发展路径,在产学研协同创新中促进大学转型升级,彰显优异品质。

  一、意义阐释:领域性学科建设的内涵

  大学是以学科为主要平台培养人才的学术性机构,学科建设是大学发展的永恒主题。但地方大学的学科建设不能盲目趋同学科知识形态而缺失社会应用功能,不能脱离行业需求、社会需要,偏离人才培养的根本任务,本末倒置地竞相追逐高层次、高水平的学科建设目标,而应坚持应用为主,聚焦特色,创新机制,错位发展,重视和加强领域性学科建设。

  1.领域性学科建设的实质:大学知识生产方式的转型

  大学历来被认为是遗世独立的“象牙塔”,大学由“象牙塔”走向产学研协同发展之路,经历了“两次学术革命”或重大转型。[[1] [美]亨利·埃兹科维茨,[荷]劳埃特·雷德斯多夫.大学与全球知识经济[M].夏道源等译.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9:225.][1]始于19世纪初的洪堡改革引发了自中世纪以来的“第一次学术革命”,大学开始从纯粹传授知识的教学型机构,转变为教学与科研并重的研究型机构;20世纪以来,历经“威斯康星式”服务型大学和“斯坦福式”的创业型大学,大学完成“第二次学术革命”,由知识传承中心走向知识生产与应用中心,成为“产学研一体化”发展的社会轴心机构。

  “两次学术革命”实质上昭示了大学知识生产方式的重大转型。按照美国学者吉本斯(Gibbons,1994)的观点,知识生产方式存在两种不同的模式。“模式1”是建立在单一学科架构之上的,是基于“学科导向”的纯科学研究的知识生产模式;“模式2”研究的问题并不局限于任何单一学科,是基于“问题导向”的以应用为目的的跨组织、跨学科、跨领域的知识生产模式。[[2] Michael Gibbons,etc.The New Production of Knowledge:The Dynamics of science and Research in Contemporary societies,sage,(London,1994),PP.l-16. ][2]“模式2”揭示了“大学、产业、研究机构”三者之间协同创新的本质特性,对传统的知识生产模式提出了根本挑战。实现“模式1”向“模式2”的跨越,大学事实上成为知识传承(学)、知识生产(研)和知识应用(产)“三位一体”、多样而开放的专门化社会组织。正是在这种一体化变革过程中,大学知识生产的学术属性,具有了鲜明的社会特性,成为社会化的学术创新活动,大学之学科呈现出由学术性学科向领域性学科的分化与变革走势,一体化地成为“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中不可替代的核心要素。

  在知识生产方式的变革中,传统的基础学科向基础和应用学科相结合的领域性学科方向转型,构成由“应用引起的基础研究”这一新的科学研究类型。这类被美国科技政策专家司托克斯称为“巴斯德象限”中的科学研究,试图用一种“非线性的交互模式”,来破解“二战”后布什在《科学——无止境的前沿》报告中所提出的线性模型:即基础研究位居科学前沿,是技术创新的源泉,只有基础研究才能引起应用研究与开发。司托克斯在《基础科学与技术创新:巴斯德象限》一书中对“布什模型”提出了批判,指出在玻尔象限(第一象限,代表好奇心驱动的“纯基础研究”)和爱迪生象限(第二象限,代表实践性驱动的“纯应用研究”)之外,还存在一种新的研究类型——巴斯德象限(第三象限,代表“由应用引起的基础研究”)。[[3] [美]D·E·司托克斯.基础科学与技术创新:巴斯德象限[M].周春彦,谷春立译.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62-63.][3]比较“布什线性模型”,“巴斯德象限”无疑能更准确地反映科学研究的实际情况: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并非简单的线性关系,两者之间并不界限分明;科学研究进程同时受认识和应用双重目标的影响;在知识经济社会,大量的新知识越来越产生于应用情景,“应用引起的基础研究”在知识生产过程中占居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已然成为科学发展的一个重要走势。英国学者齐曼在《真科学》一书中,进一步认识到了这一走势。齐曼认为,“科学是一种有组织的社会活动”,科学正从“学院科学”走向“后学院科学”时代。[[4] [英]约翰·齐曼.真科学[M].曾国屏,匡辉,张成岗译.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2:85.][4]“后学院科学”与“学院科学”最大的区别是,它是学院科学向产业领域的延伸,是基于“应用语境”、以问题为导向的一种新的“知识生产模式”,这一模式逐步演变为超越传统学科界限的新的学科类型——基于问题领域和应用目的的“领域性学科”。

  2.领域性学科建设的内涵:“后学院科学”时代新的学科类型

  作为主要学术形态和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学术性学科历来受到大学尊崇,领域性学科却常常被遮蔽或忽略。在知识运行步入“应用语境”下的“后学院科学”时代,领域性学科发展为一种全新的“知识生产形态”或学科类型。

  领域性学科有别于传统学术性学科,它是以问题领域为导向、应用为目的、协同创新为核心的跨学科知识生产形态。它“所包含的知识、理论与方法,很难简单地归结为某一个知识性学科,也不是以某一个学科为主而吸收其他学科而形成,而是以某一个现实领域为基础而形成的学科。”[[5] 谢维和:谈学科的道理[J].中国大学教学,2012,(7):4-6][5]领域性学科与学术性学科尽管源头上都离不开学科知识分类,但两者特性不同,导向各异。学术性学科为基础宽厚的“A”型结构,其特点是各学科自成一体,纵深链接,呈现出广域型、系统性、封闭性特性;领域性学科则为应用取向的“Y”型结构,其特点是各学科集成汇聚,横向聚焦,呈现出集约型、交叉性、开放性特性。其成因与学科导向密切相关。学术性学科定向学术研究,强化学术属性,因而其学科形态异质化,各类学科在特定学术领域,分向发展,形成相对独立、枝繁叶茂的树状效应;领域性学科则定向问题领域,强化应用属性,因而其学科形态近质化,相关学科在特定社会和行业领域,交叉聚合,形成开放融合、协同发展的网状效应。

  “领域性学科”建设观认为,大学既是具有学术属性的人才培养机构,同时也是具有社会属性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6] 参见潘懋元.关于现代教育与教育现代化[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1987,(4):1-10.][6]现代大学已“变成沟通生活各界、身兼多种功能的超级复合社会组织”,[[7] [美] 德里克·博克.走出象牙塔:现代大学的社会责任[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7]“社会性”是大学内在于学科的基本属性,是基于学术而又超越学术的学科运行的固有属性;大学之“学科”不单纯是基于知识分类的独立学术形态,还是与社会专门化领域密切联系,并最终服务于社会的知识运行的创新体系;“学科”已不仅仅是学术的主要载体,也是学术活动社会化的组织平台,是学术资源和社会资源集成化的新型领域;“学科”不能外在于社会属性而孤立存在,必须跳出传统学术性学科建设思路,彰显依存于社会领域的特色发展价值,融入到与社会协同发展的“创新体系”之中,从国家和地方“创新体系”建设的战略性领域中,寻找学科建设的主攻方向,在领域性学科发展层面上努力培育特色交叉学科,打造特色学科平台,形成异峰崛起的领域性学科专业群,从而突出行业背景,彰显应用特色。于是,侧重“面向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战略领域,以应用研究和应用型人才培养为重点”的领域性学科建设,成为衡量地方大学学科发展水平的真正标志。

  二、建设思路:领域性学科建设的路径

  1.领域性学科建设目标

  坚持“立足基层,依托行业,突出特色,创新驱动”原则,按照领域性学科建设新思路,探索建立理事会机制下的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一体化”地将社会优质教育资源,整合到以人才培养体系建设为根本任务的领域性学科专业平台上来,以特色学院建设为基础,共建合作教育平台、创业创新示范基地及科技创业园区,培育交叉学科,发展特色学科,形成学科高地,构建对接地方支柱行业、优势产业的学科专业群,增强多学科集成发展优势。

  2.领域性学科建设路径

  (1)坚持行业导向性

  地方大学在学科建设方向上理应独辟蹊径,着眼行业需求,结合基层社会行业特点,发展领域性学科,并据以培育独特优势,形成特色学科,使之成为重点优势学科,“率先在自己的优势学科上培养一批有特色、高素质的复合型应用人才,产生一批国家和社会需要的科技成果,从而加强自己的特色。”[[8] 参见潘懋元,车如山.特色型大学在高等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大学教育科学,2008,(2):11-14.][8]其学科发展定位是为基层社会特定行业,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走出一条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任务的高水平领域性学科发展之路;其学科结构定位应始终围绕基层社会行业特色,培育主干学科和相关专业,办成行业背景深厚的集约型领域性学科;其服务功能定位是为基层社会相关行业的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提供人才和科技服务,突显专业提升、人才塑造和产业支撑、行业引领功能等,形成与社会良性互动的学科发展路径和核心能力,在“一体化”强化特色学科、特色平台、特色团队、特色培养体系的建设与发展方面,显示较强的学科建设的引领示范功能。

  (2)坚持学科生态性

  大学是一个由基础学科与应用学科、主干学科与支撑学科等组成的学科生态系统,学科或学科群的生态位,直接影响大学系统的特性。领域性学科置身于与社会协同发展的“创新体系”,更应在学科生态系统中,寻求合理的学科生态位。为此,应实施学科生态位分化策略、拓展策略与协同策略。[[9] 参见颜悦南.大学学科建设现状的生态位思考[J].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11,(24):16-17.][9]

  所谓生态位分化策略,是指在学科类型上避免与学术性学科的生态位相类趋同,片面追求基础学科和应用学科的齐头并进,而是切合社会发展需求与自身实际条件,坚持“应用领先,基础支撑,协调发展”的学科建设理念,优先建设和发展领域性应用学科;在学科层次上避免学科生态位重叠高移,盲目建构学科“金字塔”,而是充分考虑学校发展定位,找准自身在学科系统中的合理生态位,从地方和基层社会“创新体系”建设的战略性领域中,寻找学科建设的主攻方向,致力于“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建设和和谐社会的构建,形成面向基层社会行业特点的领域性学科发展的优选路径。

  所谓生态位拓展策略,是指强化学科“边缘效应”,在传承和发展传统特色学科或本体研究方向基础上,围绕领域性学科的平台建设,扶持和拓展地方社会和经济发展急需的特色学科和前沿方向,努力通过学科的交叉整合,培育新的学科生长点,建设好特色交叉学科并使之成为优势学科,形成异峰崛起的领域性学科群。

  所谓生态位协同策略,是指将学科生态系统视为一个开放性的资源整合系统,增强资源整合功能,放大集成发展效应,建立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不断加强学科与学科之间、学科与社会环境之间的能量与信息的交换和整合,构建产学研一体化的学科协同发展生态环境,使学科生态系统始终保持动态平衡和与社会协同发展的良好态势。

  (3)坚持非均衡发展

  非均衡发展理论认为,产业结构乃至教育结构更新是区域竞争力向高梯度发展的根本动力;技术创新及模式创新会直接打破区域平衡,成为强化区域整体竞争力的新增长极,进而带动区域经济的均衡发展。在学科发展路径上,非均衡发展理论带给我们三点启示:[[10] 参见王前新,刘欣等.新建本科院校运行机制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6-7.][10]

  一是强化学科发展领域性。地方大学在学科建设方向上应表现出较强的领域指向性,寻求与地方经济社会协同发展的领域性学科建设模式,体现明显的领域性学科发展特色。

  二是强化学科发展示范性。非均衡发展旨在按照分层推进、重点突破原则,要求我们依循“有所为,有所不为”、“有所先为,有所后为”的方针,尽可能采取非常规发展方式,通过“一枝独秀”,引来“满园春色”,即集中有限资源实现特色学科重点发展,形成示范效应,使之成为增长极,并最终建构开放融合、结构优化的学科群,引领和带动学科专业群一体化发展。

  三是强化学科发展协同性。地方大学应在学科科类和层次上发挥重点引领和示范功能,形成与地方经济社会相匹配的领域性学科群建设优势和产学研一体化发展优势,以增强地方产业集约化程度,提高对地方块状经济的服务功能,成为提升地方竞争力的新动力源,形成与地方经济“相生共舞”的品牌效应。这种情况说明,与地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对于地方大学领域性学科发展来说是决定性的。伴随着与地方经济社会的并行匹配与互动发展,地方大学领域性学科才可能成为影响地方创新体系建设的内生变量,成为强化地方乃至区域整体竞争力的新增长极,从而赢得学科持续竞争优势和更大的发展空间。

  (4)坚持一体化发展

  地方大学必须紧密结合国家和地方创新发展战略需求,基于学校发展目标定位开展学科一体化建设,以领域性学科建设和发展为龙头,以人才培养体系改革为根本任务,以服务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为基本出发点,以产学研平台建设与机制建设为突破口,树立学科重点方向的“领先意识”和“特色意识”,按照“精心规划,汇聚队伍,打造平台,创新管理”的工作思路开展学科建设,凝练特色学科方向,打造特色学科梯队,开展特色学科研究,培育交叉学科优势,构筑新兴学科高地,建立学科建设支撑体系,建设一批特色学院,推动“以应用研究和应用型人才培养为重点”的领域性高水平学科专业平台建设,“一体化”地将社会优质教育资源,整合到以人才培养体系建设为根本任务的领域性学科专业平台上来,“一体化”地促进特色学科、特色平台、特色团队、特色培养体系与模式建设,切实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与领域性学科、特色专业群建设水平,突显地方大学特色学科建设、专门人才培养、行业特殊贡献、多学科协调发展的鲜明特征。

  三、实践探索:领域性学科建设的模式

  1.探索“双学院制”运行机制,创新特色学院协同发展模式

  在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协同创新”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成为建设新型大学的重大命题。荆楚理工学院作为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建校之初就明确确立“立足基层、研究基层、服务基层”的办学方向,从与地方经济社会协同发展的历史使命出发,在学科建设上独辟蹊径,探索“双学院制”运行机制与特色学院发展模式,即在常规教学型学院基础上,建设“以领域性学科为龙头”的特色学院,构建以研究型特色学院引领教学型学院建设的“双学院制”运行机制,形成与社会协同发展的领域性学科建设路径,走出了一条与基层社会经济“协同创新、协同服务、协同发展”的特色发展之路。

  “双学院制”运行机制与模式的特点:常规教学型学院主要作为学生管理的组织者,确保人才培养、专业建设、课程建设的内在运行;特色学院作为社会资源的组织者,侧重以社会重大需求为导向,以领域性学科建设为龙头,以协同创新平台建设为载体,以学科交叉融合为特色,着力提升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协同创新能力,“一体化”提升特色学科与专业、特色平台、特色团队、特色培养体系与模式的建设水平,最终集聚“弯道跨越”的核心竞争优势,形成与地方经济社会良性互动的优选路径和运行模式。

  该校坚持“立足基层,研究基层,服务基层”的办学方向,与地方支柱行业、产业、企业联姻,面向基层社会事业或重大战略领域,聚焦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任务的领域性学科建设,不断汇聚各学科优势,凝练特色学科方向,打造特色学科梯队,培育交叉学科优势,构筑新兴学科高地,建设新农村科技学院、老龄事业科学学院、学前教育科学学院、循环经济工程学院(简称“一农一老一少一循环”)、城乡建设学院等特色学院。该校主动对接“中国农谷”省级战略,培养懂技术、能经营、会创业的新农村建设“新型农民”和科技带头人,构建现代农业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现代农业技术研发推广中心;并进一步立足服务前位,谋划发展高位,在生物工程学院等常规学院基础上,组建新农村发展研究院、“中国农谷”研究院,校地、校企共建农业科技研发中心,为“中国农谷”的规划构想及其建设,提供产学研一体化示范平台和智力支持,并选择与“中国农谷”建设耦合度较强的农业生态产业、农产品加工和包装、城乡规划与建设、农耕文化开发与生态休闲旅游等领域性学科专业点进行重点建设,助力“中国农谷”农产品加工集聚区、农业科技示范区、农业生态旅游区、农耕文化展示区“四大功能区”的建设与发展,努力为“中国农谷”建设提供智力支撑,成为农业科技创新的“动力源”,成果转化推广的“孵化器”,新农村建设的“服务站”。

  以经济管理学院为主体,整合医学、人文、体育等教学院部资源,建立老龄事业科学学院,是该校从和谐社会建设的国家战略层面,创新学科建设的一种突破性探索。老龄事业科学学院的特色定位,是致力于在老龄事业领域开展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培养本科层次从事老龄事业的高级护理服务者、社会研究者、产业开拓者、社会管理者。学院依托民政部、全国老龄委、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等政府和行业组织,加强同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天下椿萱老龄事业机构等社会团体的交流与合作,协同打造“人才、学科、服务”三位一体的特色学院,培养从事老龄事业的高素质复合型专门应用人才,并按照产学研一体化机制,培育建设公共事业管理(老龄事业管理方向)、护理学(老年保健与护理方向)、社会工作(老年大学、社会福利院事业方向)三大学科专业群,构建老龄事业公共管理、老年康复医学、老年预防医学、老年护理、老年养生保健等领域性学科建设平台,促进老龄事业和“银龄产业”协同发展,从而成为该校彰显地方大学办学特色的重要战略支点和创新点。

  2.共建“平台+项目”运行架构,探索“产学研”集成化发展模式

  地方大学特色发展的关键,在于破解“学科壁垒效应”,优化资源整合路径与机制,建立与基层社会及行业紧密对接的“平台+项目”运行架构,通过共建大学科技创业园,推进大学组织结构向更具开放性的“矩阵-平台型”结构模式转型,最大限度地吸纳社会优质教育资源,突出外向拓展功能,集聚核心竞争能力,实现开放式办学、集成化办学的转型发展。

  地方大学通过共建大学科技创业园,旨在发挥联盟优势,集成创新要素,促进社会资源与教育能力的整合,强化转化型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孵化科技型企业,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创设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更重要的是体现产学研一体化办学特色,更加突出科技实体建设和技术开发功能,加速知识信息的应用与转化,以专业兴产业,以产业兴专业,以贡献求发展,建立责权利相统一、产学研相结合的专业实体或科技实体,最大限度地实现教育资源与地方经济的整合,凝聚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技术开发三大资源优势,使专业实体或科技实体转型为科技示范园,创新人才的培训基地,科技成果转化的示范中心,实现产学研用一体化、人才培养实践化、办学模式多元化的特色发展目标,增强自主发展能力和参与经济发展的综合实力。

  2011年10月,荆楚理工学院科技创业园、荆门高新区大学创业园在荆门高新区聚盛国际创业中心揭牌成立,这是该校在办学实践中积极探索产学研一体化办学模式的又一成果,标志着该校在加大开放办学力度、融入地方经济社会方面,步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体现了该校“立足基层,志在高远;融入社会,追求卓越”办学理念的本质内涵,旨在以人才与技术优势为依托,以园区为平台,整合区域内教育、科技和人才资源,建立区域性的产学研一体化的科技成果转化、社会服务的示范窗口,建成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技术进步的重要技术创新基地、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基地、创新创业人才聚集和培育基地;更重要的是基于该校转型发展、特色发展的基本理念和判断,那就是:“社会才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最佳土壤”,“企业才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大课堂”,“创新创业的企业家、工程师、建设者才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好老师”,“在社会大课堂成长成才的大学生最有可能发展成为善于适应社会、融入社会、服务社会的合格人才”;借助科技园平台,深度融入社会,地方大学才能成为社会真正需要的大学,才能成为与地方协同发展的大学,也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具有中国特色的地方应用型大学。

上一条: 教育部2014年工作要点 下一条: 教育部将多措并举支持部分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

关闭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含浦科教园学士路300号   邮编:410208   电话:0731-88458750   传真:0731-88458756

版权所有:湖南中医药大学发展与医院管理处    技术支持:西安恒远翼展信息技术有限公司